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自主意识。
2、知识与能力:
懂得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够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了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懂得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需有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够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教学难点】
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自主意识。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
活动一:做调查、谈问题
中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调查表
学生姓名: 性别: 年龄:
|
|||
项目
|
内容
|
选择
|
选项
|
1
|
你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
A.好 B.一般 C.不好
|
|
2
|
每天起床、收拾床位和衣物
|
A.独自完成 B.父母帮忙 C.随便
|
|
3
|
上学、放学依赖他人
|
A.不 B.不一定 C.是
|
|
4
|
完成作业、复习功课
|
A.自觉B.不自觉 C.一般
|
|
5
|
到商场购买学习物品
|
A.个人 B.和父母 C.父母
|
|
6
|
锻炼身体,做眼保健操
|
A.认真自觉 B.不认真自觉 C.一般
|
|
7
|
自己的零用钱
|
A.合理开支 B.随意 C.不花钱
|
|
8
|
个人生活自理的经验
|
|
|
9
|
父母的影响
|
|
|
10
|
提高个人生活自理的建议
|
|
|
总结:
在现实中,我们的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将要肩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他们把读书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看成是为父母承担的一种义务,有的学习上无精打彩,消磨时间,被动应付,要求低标准(甚至用作弊的手段欺骗父母),怕苦怕累怕困难,不求上进;有的生活上依赖父母(父母送吃食……),挑肥减瘦(寄宿生总想到校外吃饭、住宿),任性娇纵,玩性浓重(低档书刊、手机短信、上网游戏);有的行为上赖散,缺乏认真态度,做事总要打折扣(戴胸卡、打扫卫生、做广播操)。从这些表现中汇总出一个信息,他们还是象那头睡懒觉的美洲虎,还是躺在父母怀里精神上没有断奶的幼儿,缺乏独立人格,缺乏人生理想,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活动二:听故事,悟事理
1、讲述《断箭》故事 感悟道理: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名人自理小故事: 爱迪生
活动三:分析材料,论话题
材料一:以身心发育为标准,国际社会把18周岁作为分水岭,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这意味着他(她)从此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也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
材料二: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在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其自立精神,如在孩子十六七岁时,就把他/她送到有教养的人家做佣人,上午做家务,下午学习。在日本,家长常给小孩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小孩,都无一例外地要背一个包。要问为什么,父母就说:“这是他们要用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
师: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呢?
生:(讨论,回答)
师:(评价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认识,通过总结加以提升)
问:我们中学生应该培养哪些自理能力?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答:做饭菜、洗衣服、整理房间、 购物、乘车、自我安全保护、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人生自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二、小小辩论会
观点一: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过多的管束和教育不利于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观点二:我们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离不开父母和师长的管教。
总结:我们一方面要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一方面也要善于听取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意见。下定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意志和决心。
三、欣赏:《自立歌》
自立歌
-----陶行知
流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靠天靠地靠父母,
不算是好汉!
(设计者:许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