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网站>>培养初中生良好作业习惯的研究>>成果展示>>研究课教案沈彩平
研究课教案沈彩平
发布时间:2018-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圆


教者 沈彩平    学校 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班级  九(5 

时间2015.10.20 课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时  1课时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多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2.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做功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

2)通过观察演示,认识汽油机,了解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的转化情况。

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或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通过汽油机的学习以及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活动1(学生):课本P4212-23

现象:铁丝的弯折处发热

说明: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学生讨论: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

活动2(教师):课本P4212-24(空气压缩引火仪)

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引导学生讨论:上述实验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

结论:通过对物体做功的方式由机械能转化而来。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教师引问:

如果物体对外做功,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对外做功的事例?

活动3(教师):演示点火爆炸(课本P4312-25

现象:盒盖被顶开,盒口出现“白气”

分析“白气”的形成原因:

说明: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白气”。

引导学生讨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上述过程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教师总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进一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使学生认识到:热传递内能的转移;而做功能量的转化

教师通过问题“上述实验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引入“热机”

二、热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让学生猜想并讨论:热机是如何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观察课本P4412-26,并结合实物模型了解汽油机的构造。

1、构造:进气门、汽缸、曲轴、连杆、活塞、排气门、火花塞

观察课本P4412-27,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2、冲程: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1)吸气冲程  (2)压缩冲程  (3)做功冲程  (4)排气冲程

活动4(教师):利用实物模型向学生演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讨论完成课本P45“想一想”

2、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提问: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如果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能否知道是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分析汽油机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阅读课本P45“生活 物理 社会”,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

⑤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补充一些蒸汽机、燃气轮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初步知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