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网站>>培养初中生良好作业习惯的研究>>成果展示>>课题研究(研究课)记载表
课题研究(研究课)记载表
发布时间:2018-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圆

课题研究(研究课)记载表

 

 

课题:欧姆定律                    学科:物理

 

教者:刘晓忠

 

实施范围(班级):九年级(4)班  日期:2015122

 实施内容:(步骤)

1、学生通过欧姆定律分组实验初步得到欧姆定律计算式

2、刘老师对公式的应用进行补充说明(公式的使用条件,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物理量要同时、同体),重点说明物理计算并不是简单的数值计算,带有单位的物理量有其具体意义,计算时物理量的单位要换算成国际单位制,并且要数值带单位运算。

3、在学生明白解题注意事项后,刘老师乘热打铁,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训练学生基本的技能。

教师板演利用欧姆定律求解,讲明解题的规范性,然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做此题。用三道计算题让学生练习,自然引出下面要讲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业习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好的作业习惯对学好物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的规范化。具体来说,物理答题的解答过程和书写表达的规范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范的完成作图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3.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4.公式和重要步骤的书写5.解题结果的规范化表述6.各种题型的物理试题有不同的书写要求和解题格式

刘老师在这节课上安排了适量的练习,对学生的作业好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要求,对促使学生养成好的物理作业习惯有一定帮助。

评课表

教者

刘晓忠

学校

武进区横山桥初中

班级

九(4

科目

物理

课题

欧姆定律

教时

1

日期

2015.12.2

评课内容:本课首先根据已有的实验总结归纳得到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老师对公式使用做了补充说明,并通过简单的练习使学生把发展的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解题能力。
接下来教师提出:“这个电路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有何应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同一个科学原理其实可以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把不同的表面现象又重新归结为一个电路图,学生恍然大悟:电路其实并不难。。
学生对电路的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但是由于教科书编写的客观原因,学生学习电路的基础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能力不足,因此教学中以“发现问题”为引导,采用习题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发展思维,激发学生的电路学习兴趣,进一步夯实电学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习题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探究向所需的方向进行。通过这种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并且是潜移默化地接受,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做学结合,学以致用,两者相互促进。

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好所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归纳、小结等自学能力。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作为“点”来给学生训练。通过典型题的训练和评讲,让学生联想、回归到课本的有关知识点,使知识前后连贯,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落实双基的目的,在习题的训练中加强知识的记忆、联系及理解,真正学会“应用实际”。
建议和意见:
1、运用欧姆定律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还是太少。比如可以增加一些中考题中对它的实际应用题。
2、总体感觉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学生唱主角。在变式2出现时其实可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设计的电路图,由学生讲解。
                             评课人  朱玉洪、沈彩平、朱丽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