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通知>>常州经开区名校(园)长培育工作方案
常州经开区名校(园)长培育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晓燕

附件1

常州经开区名校(园)长培育工作方案

(试行)

 

为探索建立科学高效、贴近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的优秀校(园)长 以下简称“校长”培养机制,发挥名校长引领作用,打造校长专业发展共同体,提高全区校长队伍能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根据教育部研究制定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20133号)以及《常州市教育英才队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常教发201710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立足本土、内引外联、综合施策,并通过示范辐射、以点带面,激发“内生力”,实现校长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面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校长专业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名优校长比例,发挥名校长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特色发展及青年干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育青年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结构,逐步建成一支能起领军作用、有较强影响力的名校长队伍。

三、主要举措

 (一)搭建校长发展平台

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周期为三年。根据区域实际与发展需要,组建一批区级名校长工作室,由区内名校长担任领衔人,聘请常州市知名专家或校长担任学术顾问,每个工作室遴选5名左右成员由此形成学校发展共同体,搭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学校之间结对帮扶、互助交流的平台,发挥我区名校长的引领作用。

(二)注重研修实效

名校长工作室实行领衔人负责制,由领衔人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需求、分析优势不足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导师的意见建议,形成周期培育方案和学年度培育计划,并付诸实施。各工作室培育对象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学习研修活动。

1集中研训。每年组织赴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主题沙龙、参观考察、专题答辩、校长讲堂为一体的研修活动,全面提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思维品质和管理实践能力。

2自主学习。根据工作室提供的学习书单,认真研读教育名家经典著作,参加读书交流会,提升理论素养。注重实践后的反思交流,提升研究、反思水平。

3实践锻炼。培育对象在一个培养期内必须在省市名校参加跟岗锻炼,系统学习借鉴名校长先进管理、治学的经验,全面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4同伴互助。根据研究方向或专业兴趣,组建学习共同体,以项目、课题为载体,定期开展学术沙龙、主题论坛、专题讲座等,促进工作室成员互学共进,不断提升课程与教学领导力。

5专题研究。每个工作室都要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评价机制及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为课题,进行专项研究。要加强研究成果提炼和表达,每年有阶段性的成果。在申报名教师成长营领衔人的同时,要申报基于校长专业成长的研修项目,项目选题和名称自定,注重以课程与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为课题。

(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培养周期内,区社会事业局组织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员答辩、成果检验等形式,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与专题研究项目进行综合评估,评选优秀工作室和优秀专题项目。总结提炼办学经验,推广办学成果。定期举办“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风采展示或学术论坛活动”,多方位展示学习成果,扩大影响力。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

区社会事业局成立“三名培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名校长培育工程责任部门为组织人事科,多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学校要高度重视名校长培育工作,落实目标任务,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落实经费保障

落实经费保障,将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集中学习交流活动列入培训计划,将名校长培育工程专项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相关经费,全力保障名校长培育工程的有效实施。周期内区社会事业局每年每个工作室3万元标准安排工作经费其中包含活动领衔人工作补贴、优秀奖励费。活动经费每年1.8万元领衔人工作补贴为每月1000元,按每年10个月发放;其余统筹用于培养周期结束后团队、个人、项目的评优评先业务活动经费必须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如工作室添置书籍、办公设备;项目研究活动经费;聘请专家的授课费;与培养工作有关的观摩考察费等。业务活动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如领衔人已领衔市级或以上同类培育站,可整合活动资源,统筹安排和使用活动经费,工作补贴不重复享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