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网站>>初中数学情境课堂范式研究>>理论学习>>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类型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类型
发布时间:2021-07-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莉叶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类型

【摘 要】创设情景是情景式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整个情景式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创设情景的几种类型有:巧设疑问、老问题延伸、把问题情景故事化、巧用历史故事和儿歌、利用开放性数学问题等。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创设情境;兴趣;积极的情感;探究意识

创设情景是情景式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整个情景式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现实教学中,人们已经注意到创设情景对学生學习数学的重要性,但却将重点主要放在了讲解新内容,或者在解决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方面。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首先要重视每一节课情景的创设,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积极的情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也就是说,每一节课我们都要重视课堂引入情景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把数学情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巧设疑问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内在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心欲言而不能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在讲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明踢足球时、不小心把学校一快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窗户打碎了。为帮助小明把玻璃换上,老师的办法是先把窗户从墙上出来,到玻璃店安装好玻璃后再装回墙上。同学们听了我的方法,都不满意,在下面小声议论:这样墙不是也被损坏了吗?这种方法不好……我便适机向同学们求助,不把窗户从墙上出来,如果有直尺和测角仪,有那些方法。教学时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分别用“SASAASSSSASA”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这时,有一位同学提出,只要测量出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就可解决问题。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测量出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再加上直角的条件就够成的是“SSA”,而“SSA”不能作为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那么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也不能成立。这时,我发言了,欲知谁对谁错,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跃跃欲试,探求新知识。整堂课由于教师用问题创设情境,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学得兴趣盎然,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老问题延伸

刘兼教授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因此,情境的设置并不是必须联系生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同样是好的情境。

在学校上示范课完全平方公式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让一位听课的杨老师和一名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上黑板,同时计算:998×99899×99102×102。这几道计算题同学们都会算,但他们的计算方法还停留在小学的列竖式计算,结果杨老师巧用完全平方公式很快算出这三个题的正确答案后,那位同学一个也没算好。同学们就不服气,在下面小声议论:老师肯定先串通好的。我很认真地对同学们说:我是清白的,你们好好听这节课,保证你们学完后能向那位老师一样算得快。同学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圈套下,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课题。在这个教学案例里,教师充分利用了因为运算方法的不同而引起的运算速度的快慢对比、从新旧知识的契合点和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创设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形成积极状态,达到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研究的目的。

三、把问题情景故事化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先生曾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数学教学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在进行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在A地和B地埋了地雷,我军行军过程必须选择从A地或者B地经过,为减少伤亡,我军派侦察员绘制了日本鬼子埋设地雷的图纸,如果你是我军行军的指挥员,根据侦察员绘制的图纸,你将选择A地还是B经过?为什么?

通过角色的转变,学生会为我军的生死存亡而积极思索,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

四、利用开放性数学问题

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习题课——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ACDBC的中点,点EAD上,连接BECE。根据以上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给出问题情景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启发学生从线段、角、三角形三方面来观察;提出的问题可围绕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线段与线段、角与角的大小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共提出13个问题:1.AD平分∠BAC吗?为什么?2.求证:△ABE≌△ACE3.试说明BE=CE4.图中有与∠EBD相等的角吗?5.求证:∠BAD+∠ABC=906.求证:EB=EC7.∠ABE∠ACE相等吗?为什么?8.求证:AD⊥BC9.求证:△ABD≌△ACD10.图中共有哪几对相等的角,找出一对、并证明;11.试说明△DBE≌△DCE12.E点在AD的延长线上、以上结论还成立吗?13.若条件改为AB=ACBE=CEAE的延长线交BCD点、ADBC的垂直平分线吗?为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把提出的问题共分四类:第一类,与线段相关的有问题36;第二类,与角相关的有问题1457810;第三类,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有问题2911;第四类,把以知条件改变后来进行研究的有1213。这样,通过教学,训练了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数学发散思维、归类能力。

五、创设生活性情景

当创设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是有价值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在进行直角三角形的正切的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情景: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太直都不行,就是梯子论,梯子在墙上的高度和梯子的底部到墙的距离的比的大小,这个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引入正切概念。梯子是生活情景,研究三角比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

实践证明,好的数学情景的设置就在于有趣味、有悬念、有疑惑、形象生动,学生置身于教师设置的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就会带着急于领略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学习环节,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起走进数学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