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网站>>角色视域下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化视角下积极教育 在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供稿:仇亚文)
新课程标准化视角下积极教育 在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供稿:仇亚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瑛

教育标准化  /  Educational  Standardization

 

新课程标准化视角下积极教 在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韦唯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张扬个性的环境使学生的个性 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以释放。而作为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区域之一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能实现其全面发展为此班级文化的创设愈发得到教师的关注从当前领域的研究 结果来看 班级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活动文化等四个方面 需要教师分别进行建设

关键词 班级文化积极教育策略

 

 

 


1   基于新课程标准化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基于新课程标准化的大背景下  健康的班级文化 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而不良的班级文化则会对学 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可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在新课程标准化的背 景下,班级文化的建设对推动新课改有一定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创建富有个性 的学校文化。而班级作为学生进行学习及生活的重要 空间教师应当以班级整体为单位推行相应的教学 与管理工作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新课程标 准改革中值得重视的方面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 育资源  对学生的生命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从相关概念来看,  级文化主要指师生在完成一 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的心理氛反映了班级学 生整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也是推动学生身心成 长的重要因素同时  班级文化虽然看似无形,  却是 真实存在的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每一位班级成员 的学习与成长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  良好 的班级文化能够为班级成员赋予正气的力量使其在 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不因遇到 艰难险阻而心生放弃。反之,  若班级文化过于消极和 负面,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烦心理 身的学习目标也不确定,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此以往,  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很容易使其走入 学习误区

2   基于新课程标准化引入积极教育的意义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该理念


的指导下,教师需要从学生外在表现的积极力量 质等出发采取适宜的措施增强其学习体从而提 高其积极人格的培养效果,  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传统的班级管理现状来看多数班主任过于看重积 极教育的矫治功能,往往会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  针对其以往表面进行训斥责罚且当学生的行为不 符合教师的预期时其也会进行相应的惩长此以  学生性格上的锋芒和棱角会逐渐被条条框框磨平, 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威信会越来越而学生坚持的事 情则会越来越少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   会习惯性随波逐流。这与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促进学 生个性化发展理念相悖严重甚至会对学生的性格养 成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积极教育的理念引入恰 逢其时 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其性格品质逐渐完善的关键时期在具体 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特点通过 积极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并在实践过程 中采取适宜的措施提高培养效果由此生能够在 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自身积极人格 也得以健全,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有助于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3   积极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   积极开展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在开展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前  教师需要明确物质 文化环境自身具有的正式性个体性等特点并结合 对特点的分析制定建设策略。且在当前的研究领域中 不同研究人员对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策略均有不同


142


 

Educational  Standardization  / 教育标准化

 

 

 


看法但是研究人员们普遍认为物质文化建设的 重点在于如何进行科学及艺术的设计教室作为学生 进行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  也是教师完成授课任务 的主要阵地,且能辅助师生完成情感交流  这使得在 进行物质文化建设前,教师首先要对教室环境进行重 新布置  注重对学生主观体验的考虑  并使其与新课 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 从而使班级物质文化得到美化。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定期对教室卫生进行清理,  保持室内整洁, 这是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行的基础  第二  鼓励 学生在空白墙壁上进行作画,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乐 且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黑板上设置座右铭格言警 句等。在这些元素潜移默化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养成 良好地学习态度  对其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  第三,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 班级风貌,应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四块文化展板  文化 展板与黑板报的内容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一块展板 的内容应与小组建设相关,班级中按照学生的综合素 质进行分组,分组后由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和副组长  将每个小组的成员及每个人担负的责任都记录在展 上,  便于小组管理。第二块展板内容则是小组周评  也就是将班级进一步拆分为多个小使班级管理走 向细节化和微型化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同时还 能够增强学生竞争与发展意识第三块展板内容则用 来展示学生的成绩  每月更换一次  并设计班级新星、 进步标兵等选拔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和个性化发 展的同时激发其竞争意识最后一个展板内容则为 班级建设,班主任应将班级中的一些事务公布出来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制度更加 透明化标准化第四计内容丰富的黑板报使 班级的个性文化风采充分展现。对班级文化建设而 黑板报的设置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并为班级营 造充足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知识传播效果  文化 建设的效用也得以充分发挥第五在班级设计图书 角,  读书活动能够有效彰显班级内涵。班主任可以在 班级的一角设立读书专柜,  将专柜分为三层最上面 一层摆放的学校为班级订阅的教育相关报刊通过读 报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社会和国家有更 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够了解到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理 念和信息丰富自身的理论。中间一层则摆放的是学校 分发的图书,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拓展阅读 面并丰富课余生活。最后一层则可以摆放班级的读书 手册和学生的读书笔记,班级同学可以将自己对书籍 的感悟记录下来,  供他人参考,课下也可以与其他同 学交流读书的心得体

3.2   积极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积极心理学  人被认为是一个可自我完善的


系统而外在的管理措施能够使系统被激活并推动 人主动进行自我完善。这是当前大多数人形成进取精 神的关键动力同时  积极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幸福性, 这使得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优点出对教育目标进行 明确并通过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其道德品质 的提升,  而非一味地对学生的缺点进行矫正但是  教师也需要明确,完善的班级制度也是文化建设有序 进行的保障。且学生也只有在制度要求下才能得到全 面发展这意味着班主任在建立班级制度时要把握 好分寸。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的建设 是保障良好学习环境和秩序的基石新课程改革中不 仅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需要对现行的管理方 式进行革新  进一步体现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重 要性

在构建制度文化时教师需要坚持民主等的 设计原则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  从而使该制度 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同时  教师还需要保障班规的 可行性  通过班规推动班级的正常运转另外,  教师 还需根据制度的内容对其进行分层,使其满足层次学 生的学习需要第一层为义务制度主要用于对学生 的基础行为进行规范如不得迟到早退时完成作 业等。教师需要通过义务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并将该制度逐渐发展为班级学生的共识  这也 是为班主任日常管理班级事务提供依据第二层次的 制度为惩罚性制度,即学生违反了某项义务之后便 要接受相应的处罚,从而使惩罚制度的权威性得到落   义务制度的效用得以稳定发挥。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待犯错的学生可以惩罚其打扫卫生或是义务为班 倒垃圾  万万不能涉及到体罚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 的身心健康发展  也违反了新课标中的要求第三层 次的制度为奖励性制  如奖学金优先评比等 一制度主要通过对优等生及取得重大进步的学生进 表彰以在班级中树立模范典型  能为班级制度文 化建设的进行提供助力由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 不仅仅是遵守班级制度,还能不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 规范有助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制定具体的班 规内容时,  教师可以参考美国、德国、新加坡等班级 制度建设丰富班规的内涵  让制度具有良好的科学 性和执行性。同时,  在制定班规的基础为了满足 学生个性化需求  还可以制定组规用来规范小组内 成员的举止,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文明班级和 文明小组,  班级进行更高效的管理。此班规的制 定并非一成不变,  班主任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制定 进行修改从而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3.3   积极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级精神文化建设指被绝大部分班级成员所认可 的价值观文化观等  并通过健康、积极的班风班貌,



 

教育标准化  /  Educational  Standardization

 

 

 


为班级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整体面貌这不仅有助于 使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引导其主动体现自 身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心理状态预期所处 环境有着较大的联系若其生活在充满正能量关心 支持的环境中,其就更有可能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升。而从新课程标准视角出 积极建设班级精神文化,能够让学生对班级产生一种 融合情感,  提升班级的团结性教师应从小事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并形成一定 的责任意识,这是一种群体精神,  由个体对同一目标 的认可凝结而成

具体而言,  积极的精神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方面 进行首先通过培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并强化其集体责任感,从而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序 进行为达成这一目标  班主任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到文化建设活动中,并引导其对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为班级 文化建设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  注重学生班级 荣誉感的培养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若班主任不注重 对学生班级荣誉感的培养,班级文化建设就如同空中 楼阁一般  缺乏足够支撑的内涵、因此,  班主任需要 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活 动任务  如制作班服绘制黑板报等活动使其在参 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逐步强化其班级荣 誉感。最后,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拥有凝聚力的班级, 就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任何一棵幼苗都能在这片土 地上茁壮成长因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建设班级 精神文化  保证生生之间和谐相处  有着重要意义 但凝聚力的形成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教师要善于 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并鼓励全体 同学参与其中让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及应该为班集 体贡献一份力量

3.4   积极的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当前的班级活动文化主要指各类主题班会文体 活动等,  这是反应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能帮 充分体现班级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习及生活习惯。同时,  通过班级活动举办学生也能 够提高自身知识获取的能力 有助于强化其文化修养, 丰富其文化内涵。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都出现了一 定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生发展为本”是最基础的课程理念班主任在 设计班级活动文化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身心发展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等

例如,  传统班会活动往往以学习为主题鼓励学 生在班会中相互交流学习经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反思等  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  班主任也多是 上演“独角戏”。而从新课程标准化视角出发班会 主题应该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班会的内容要具 有开放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并调动其活力  充满现代化特点。班主任在班会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和条  采取学生喜欢 的班会形式  让学生自行探索和理解  像是文艺联欢 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班会活动  都更符合教学实际  除了班会外 班主任还可以开展其他类型的班级活动, 如踢毽子写字朗诵等通过开展这些经济性的比 赛活动  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有助于实 现班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新课程标准化视域  积极教育在班级管理及文 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  使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等得到充分激  还能使其 逐步懂得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 态度与生活习惯这对其体验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 快乐十分重要 还能让每位学生变得富有生机且幸福。 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 践中不断摸索前行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文化具有塑 造人的作用且班级文化的影响是持久绵长的通过 班级文化建设熏陶和教育学逐渐成为当代教育中 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作者简介郑韦唯(1990-),  女,  蒙古族,  籍贯: 吉林松原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 管理

参考文献

[1] 靳亚梦 , 夏彪 .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  [J]. 教学与管理 ,2016(32):11-13.

[2] 辛学伟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  [J]. 教育观察 ,2020(35):31-33.

[3] 谭英海 . 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J]. 当代教育科学 ,2003(10):6-7.

[4] 孙亦 . 积极教育 : 让幸福像花儿一样——例 谈积极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2019(4):65-69.

[5] 佘婷婷 , 袁华 班级制度化管理的层次 [J]. 教学 与管理 : 小学版 ,2005(10):13-14.

[6] 蒋哲力 .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J]. 文学教  ( 中 ),2013(05):137.

[7] 夏美奇 .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 进措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2):242-243.


 

14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