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业现状
作为一名新老师,手忙脚乱得度过了半个学期,逐渐适应了教学日常,不外乎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三项任务犹如三座巨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空闲时奔波在各处听课,拼命得汲取经验,但是学情不同,往往导致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备课和上课也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作业上满天的❌让我不禁反思自己上课到底教了什么,还有没有意义,作业好像既打击了老师,又压垮了学生,令所有人深恶痛绝,合该消失在这世上。
在王老师的《重构作业》一书中,她提到大家“只关注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忽视过多的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严重课业负担,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一系列危害。”最明显的一个危害就是近视率逐级攀升,不禁想到有位老师分享的经历,去名校听课,灯一关,看到的都是镜片。学生课间不出去玩,忙着做作业,在其它副课时间也忙着做作业,仿佛做完作业就已经意味着胜利;他们就像一个没有目标的学习机器,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只是麻木的完成作业,也不在乎完成作业的质量,他们已经修炼了一身本领,老师的批评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早已免疫。曾听到一位学生说:“没关系的,我心理素质很好的”,颇有以此为傲的意味,当然了看得开总归是个优点。
而“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时候是因为不科学的、低质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导致的,其危害不可小觑。”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竞争文化”和“选拔机制”,也就是家长和老师都在卷,总觉得比别人多学一点、多花一点时间、多做一写作业,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缺少了针对性;
老师更应该对自己简单操练的教学方法、高耗低效的作业设计去反思和改进。重要的不是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讲得多不多,而是老师讲的学生有没有听进去,有没有能理解,所以有时候要克制自己讲的欲望,课上要讲练结合,也可以完成部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