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网站>>初中语文“一字立骨法”文本解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理论学习>>韩娜 《主问题的教学魅力》学习心得
韩娜 《主问题的教学魅力》学习心得
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22-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韩娜


《主问题的教学魅力》学习心得

        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法,是在对徐振维的《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中,提出这一概念的。到现在为止,余老师一直对“主问题”深有研究。 “主问题”法,是相对课堂上随意问、简单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
       课堂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大量的语文课堂日常提问的分析可见,有些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提问,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把“满堂问”看成启发式的教学,其提问水平低,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它指的是课文研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具有活、实、巧的特点,有利于整体阅读教学,简化教学程序,有利于大量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      “主问题”法和“一字立骨法”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都是抓住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但其中也存在区别:余老师的“主问题”法更侧重于问题的设置;而“一字立骨法”更侧重于对“立骨”之“字”的选择与运用。
     “立骨”之“字”的选择用能体现文章的文脉与意脉。例如,《智取生辰纲》(题目为编者所加)标题中的“智”,小说以杨志押运生辰纲之“智”行为明线,以晁盖盗取生辰纲之“智”举为暗线,围绕“智”徐徐展开,“智”是文本结构的聚点。《刘姥姥进大观园》文中的“笑”,一场“笑剧”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鸳鸯、贾母等各具情态的笑,是文本的精粹。《故乡》中“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出声”,这些看似矛盾的心理、动作背后是人物不同的境遇,是主旨的浓缩。当然,也存在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刻意通过安排“一字”来“立骨”的情况,但我们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总能发现文本中那些熠熠生辉的,可以立骨的“一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