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德育纵横>>国旗下>>2024年秋学期第九周升旗仪式讲话稿
2024年秋学期第九周升旗仪式讲话稿
发布时间:2024-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海燕

点燃创新之火,探索无限可能

庄涛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在这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齐聚国旗下,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未来、充满活力的话题——如何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从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大突破到新能源技术的不断革新,每一项创新都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数创新者不懈努力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们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敢于探索未知,我们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那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呢?首先,我们要敢于质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接受知识,更要勇于挑战权威,敢于对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提出疑问。通过质疑,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创新的灵感,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和潜在的机会。比如,一个简单的生活用品,经过巧妙的设计改造,就可能变成一项实用的发明。再次,我们要勇于尝试。创新往往伴随着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尝试的勇气。我们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方法,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积累经验。最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视野。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除了培养个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外,我们还要学会团队合作。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创新项目都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共同协作完成。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攻克难题。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遵守学术规范和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在这里我想分享两个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名叫马斯克的企业家,他不仅创立了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改变了汽车行业的未来还通过SpaceX公司推动了太空探索的发展。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他曾说过:“当别人都在说某件事不可能时我就开始变得非常兴奋。”正是这种敢于挑战传统、不畏艰难的精神让他成为了时代的佼佼者。

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初二年级的罗博川,季杰,缪晨曦三位同学参加了常州市创新大赛现场类项目吸管结构比赛,(该项目是利用50根吸管,不借助任何其他材料,构建一个结构,承重200g,以高度取胜),之前在经开区比赛中以1.64米高度获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11月2号,他们将作为经开区的代表队参加常州市决赛。从9月底到现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中午休息时间,在蒋梦娇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改进方案,不断尝试,经过几十次练习,最近已突破我校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达到1.9米。对此他们并不满足,还在不断尝试改进,让我们在此祝愿他们以及参加纸牌承重项目的赵家齐等三位同学在本次比赛中能再创佳绩,为校争光!

当然,这样的创新案例在我校其实还有不少,我校曾经还有一位学生在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所以,创新对我们来讲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斯克那样的人物但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品质和精神。比如他敢于梦想、勇于实践的精神;他不断学习、持续进步的态度;他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等等。这些品质和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将指引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同学们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我们不断地奔跑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请记住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了更好地成功。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创新为翼以梦想为帆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