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谋教学 以研促教共成长
——常州市李军名师工作室第八次研修活动在横山桥初中举行
春潮涌动催人进,教研深耕正当时。为进一步落实教科研为课堂服务的宗旨,提升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助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3月28日下午,常州市李军名师工作室第八次研修活动在横山桥初中开展。常州市李军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军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横山桥初中全体化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横山桥初中的马云老师展示的是《酸、碱、盐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马老师以茶树的种植为主题情境,通过分析茶树的生长环境,学会测定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并改良土壤,了解酸碱盐等物质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茶树生长所需的肥料,感受肥料的多样性,发展分类观的学科思维,围绕铵态氮肥的使用减少分析,培养绿色发展观。以茶树生长中使用的农药波尔多液的制备,了解工业合成物质的方法,学会解读流程,明确反应,认识“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初步形成“变化观”。
常州市朝阳中学的张吴正知老师展示的是《探究酸碱性对绣球颜色的影响》的跨学科实践课。张老师以绣球花的颜色调控为主线,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溶液酸碱性与绣球花汁颜色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探究,深入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物质转化关系,结合实例体会化学物质的选择和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工作室成员们纷纷发表了对两节课的看法,认为马老师的课能够结合古人的智慧和现代农业的对比巧妙地设计教学,信息技术的使用手段非常地熟练。张老师的课选题很美且兼具趣味性,注重学科思维的培养和重视实验的培养。同时大家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建议两位老师在问题设计上要更加地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开放性,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工作室领衔人李军校长做了活动总结,李校长提出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立足学科本质,要让学生学会从微观地视角认识世界,注重学生实验探究,关注实验的适切性、科学性和价值性。要加强学科理解,教学一定基于学科生活的理解去探寻背后隐藏的学科知识。要关注学科思维,学生的学科思维培养上可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难题,去认识物质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多步转化后才实现化工生产。最后,李校长提出跨学科实践课全体成员们需要继续探索,跨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也要有方法上的跨学科。
思想有声,行动有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中收获。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技术上的交流。相信参与活动的全体化学教师在名师的引领带动下,将继续聚焦课堂、深耕细耘、砥砺前行!
(横山桥初中供稿 撰稿:马云 摄影:王菲 一审:刘佩瑶 二审:丁晓燕 三审:房静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