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开”课堂教学范式的课例研究
——省综改项目(初中数学)第四次集中活动
春意盎然,教研正浓。2025年4月24日下午,江苏省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综改赋能: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探索》(初中数学)第四次集中活动在横山桥初中开展。本次活动以“基于‘经·开’课堂(新授课)教学范式的课例研究”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深度研讨与专家引领,为区域数学数学教师搭建了共学共研、共生共长的专业平台。数学学科导师、常州市数学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名师发展共同体领衔人、特级教师潘建明教授,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金建斌老师,综改项目经开区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以及横山桥初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由经开初中姚清老师和横山桥初中周通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姚清老师执教的《综合与实践-积木可以叠多远》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积木堆叠”的数学奥秘。课堂中,学生从观察、猜想、验证到归纳,逐步构建数学模型,感悟空间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融合。周通老师执教的《代数推理》从算式“3+5=8”的特征入手,尝试研究“奇数+奇数=偶数”的规律,引导学生开展代数推理论证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提升符号意识,养成利用数学符号论证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发现一般规律,并能用符号表达与论证。
评课阶段,两位上课老师先对自己的上课思路进行说明,并由横林初中王帅和横林实验初中陈燕两位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对两节课进行点评。潘教授高度肯定了姚清老师和周通老师的展示课,深入剖析,提出切实建议,并给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两节课带来的的启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利用好视频资源和学具;任务单引探核心任务;课堂教学方式要灵活等等。
活动最后,金建斌老师作总结发言。他再次肯定了两节示范课的创新价值,并强调:课堂应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跨学科问题须获取专业指点,注重板书设计的结构化呈现,教案、学案等材料书写格式的科学规范等。
教育的美好,在于每一次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共生。本次活动中,我们以课例为镜,照见“经•开”课堂的生动样态;以研讨为桥,共寻素养落地的实践路径。愿我们始终怀揣对数学的热爱,以深耕的姿态扎根课堂,以开放的胸襟共享智慧,让每一次教学实践都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养分,让每一场教研活动都化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
(横山桥初中供稿 图文:王洁 一审:韩亚文 二审:丁晓燕 三审:房静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