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德育纵横>>国旗下>>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政教处第十二周工作安排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政教处第十二周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5-04-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海燕

勤劳为犁,耕耘青春

顾伊雯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四月这一章节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末尾,五月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在这春风拂面、万物蓬勃生长的美好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五一”国际劳动节。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勤劳为犁,耕耘青春》。

一、躬身耕耘处,自有星火燃  

翻开历史的诗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吟唱穿越千年,至今仍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这让我想起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她们手持的不是仙器,而是纺车与犁铧。原来真正的飞翔,从来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力量。“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使内外整洁”,这是《朱子治家格言》中关于从事家务劳动的训诫。古代的书香门第非常重视劳动教育,讲究的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事长”,传承的是勤俭持家、务实兴国的优良传统。  

新时代的劳动者正在续写传奇。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脚下,排爆英雄张保国25年如一日与死神博弈,用血肉之躯筑起平安长城;高铁焊接专家李万君将0.01毫米的误差化作艺术,让中国速度闪耀世界舞台。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言:"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这些沉默的耕耘者,正是托举时代巨轮的根系。  

二、知行合一者,方见天地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箴言至今振聋发聩。"西藏工人大思政课"带来震撼教育:当郭明义讲述无偿献血6万毫升的故事,当年楚河畔的学生们终于明白,螺丝钉的坚守也能点亮星河;当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画面重现,雪域高原的干部群众读懂,铁人精神不是神话而是选择。实践如同三棱镜,将抽象的道理折射成七彩的人生光谱。  

三、薪火相传时,青春当有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当我们踏入青春的旅程,便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而勤劳,正是我们手中那把最锋利的犁,助我们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在这个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劳动被赋予新的内涵。今天的中国,青年以科技为犁、以创新为种,在新时代的田野上书写传奇。在北大荒的万亩良田中,“龙小青”助农志愿服务队的徐靖宇和姜灏,用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技术让“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历史,用“数字农田”守护大国粮仓3。在甘肃民勤的荒漠中,姜莉玲24年如一日种下梭梭苗,让“沙窝窝”蜕变为“绿洲湾”,用坚韧的青春筑起生态屏障。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安逸的温床,而在脚踩泥土的耕耘;不在空谈的理想,而在“钉钉子精神”的坚持。但无论技术如何革新,那些永不褪色的品质——专注、坚韧、协作,始终是青春最亮的勋章。须知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时隔十年重归教育方针,这是对“躺平”“摆烂”思潮的深刻回应。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劳动不仅是生存之本,更是修身之道10。在校园里,我们通过科技实践、志愿服务、职业体验,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能力,培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共情之心7。当我们亲手播下一粒种子、完成一次实验、帮扶一位老人,便是在劳动中读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在汗水中锻造“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5。

四、未来使命:以青春犁动时代浪潮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我们肩负着更重的使命。黑龙江的青年用智能温控服装破解冰雪旅游的痛点,用科技点亮“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蓝图;浙江的基层干部以“奉献为犁、担当为刃”,在乡村振兴中架起“连心桥”。这些身影告诉我们:青春当如毛泽东笔下的“永久奋斗”,既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也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

同学们,青春如麦田,需以勤劳为犁,深耕梦想的土壤。让我们铭记“粒粒皆辛苦”的箴言,传承“男谷女丝行复歌”的信念,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破土,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扎根。愿我们以奋斗为炬,照亮青春征程;以耕耘为歌,谱写时代华章!

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