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强国复兴有我
顾海燕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当秋日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晨风高高飘扬,我们迎来了第五周的升旗仪式。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厚植家国情怀,强国复兴有我》。
再过2天,我们即将迎来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庆节和中秋节。国庆节,是镌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庄严记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传来的庄严宣告,让中国挣脱百年屈辱,迎来新生,自此每年10月1日,成为亿万中国人共同致敬历史,祝福祖国的重要时刻。中秋节,是流淌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团圆诗篇,中秋之夜,月光皎洁,我们与家人围坐桌前,在闲话家常中延续这份跨越千年的绵延温情。当国庆红拥抱中秋月,家国情怀便有了最生动的诠释。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同学们,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担当:是用不懈的努力,夯实前进的基础;是用纯真的本心,焕发青春的活力,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在中考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一定要继续传递这份深厚情怀,一定会扛起这份千钧重任。当我们学会保护好、照顾好自己,就是我们对自己、对父母最踏实、最暖心的担当。当我们面对困难不轻易言弃,遭遇挫折仍奋勇向前,于书山题海中不断探索,在知识殿堂里持续攀登,就是我们对梦想、对未来最执着、最坚定的担当。当我们以真诚之心对待师长,用友善之举团结同学,在集体中积极奉献,于校园里传递温暖,就是我们对横初校园最真诚、最美好的担当。真正的担当,从不惊天动地,不尚空谈;而在于脚踏实地,细水长流。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发现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有发生。就在上两周,我们有部分学生在厕所乱扔饮料瓶、水果等,造成堵塞。一方面损坏了学校的公共设施,另一方面浪费食物,乱扔垃圾的行为,既降低了自身的素质与个人形象,也没有尊重打扫和清洁厕所的相关人员,在班级间、学校里造成恶劣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反映出我们对规则的漠视和对自身要求的放松。
同学们,校纪校规就是我们行为的准绳。它规范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良好的素质,不仅现在对我们有巨大的意义,今后它更是一笔让我们受用终生的财富。对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卫生方面。早晨到校后,各班劳动委员要及时组织当天值日生进行卫生清扫工作,力争把教室地面和走廊拖洗干净,黑板和讲台用抹布擦拭干净,垃圾桶及时清运,保持个人桌肚和桌面干净整洁。
2.课间文明休息,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大声喧哗。学校严格禁止学生在厕所、走廊、楼梯口进行跑、跳、推、拉、扯等危险动作。请年级组长、年管会和班主任老师加强巡查。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班级最文明,哪个班级最自觉。
3.中午和晚上就餐时请同学们整齐有序不拖拉,按照各班的行进路线排好队伍整齐前往,就餐过程中请保持安静,食相文雅,尽力把饭菜吃完,不要到其他桌次用餐。就餐完毕后将自己的凳子正确悬挂,将厨余垃圾倒入垃圾桶,餐盒和盖子分别放到指定的餐车上。每桌的负责人组织安排好同学将汤盆收掉。
4.言行有礼,不说脏话粗话。文明礼仪不仅仅是表面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举止。它是我们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在与同学相处时,要使用文明语言,友好交流,不恶语相向,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冷静理智,通过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靠争吵、甚至是动手。一个有礼貌、懂文明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也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其次,我们要尊重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干净整洁,举止大方,使之符合学生身份,在校期间,穿着校服,指甲修剪干净、学生不佩戴首饰,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鬓发不垂于两旁。
最后,在十一小长假来临之前,再次提醒我们全体同学牢记安全,遵守各项交通规则。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道路上玩耍打闹或横穿马跑,不能边走路边玩手机。不驾驶电动车,不和社会不良人员三五成群骑电车到处乱窜、甚至聚众闹事。牢记防溺水“六不两会”安全常识,不轻信网上信息,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址和链接,谨防网络诈骗。注意饮食卫生,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极端天气等。
最后提前恭祝各位老师、同学节日快乐!幸福安康!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安全、愉快、充实、美好的假期。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