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武进区普通中学各学科师能大练兵活动项目实施办法与评价要点
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本次大练兵活动就三部分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专业素养20分,教学技能60分(课堂教学45分,其他教学技能15分),教科教研20分,满分100分。专业素养、课堂教学和教科教研统一要求,其他教学技能的活动项目分学科确定。
一、专业素养(20分)
除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外,其他各学科统一进行书面测试。由我室提供试卷,在规定时间内由学校组织测试和阅卷。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折合成专业素养20分)。内容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约占85%),本学科的课程理论和教学原则等(约占15%),各学科初中、高中分开命题。
书面测试将于9月中旬统一时间进行,初中、高中英语教师于9月下旬直接参加常州市组织的学科专项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和组织方式另行通知。
二、课堂教学(45分)
课堂教学为各学科必选项目,由学校妥善安排时间组织开展,可以集中时间分学科或分年段举行,亦可结合平时上课、公开课等分散进行。
课堂教学以优秀(45~41分)、良好(40~36分)、一般(35~31)、较差(30分及以下)四个等第评价打分。
2005年以来在区级评优课或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已获得一、二等奖的(必须是区教研室或电教中心组织的),可免去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一等奖、二等奖分别以45、42分计入总分。省市评优课获奖的视作区级一等奖。
三、教科教研(20分)
设立3个项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0分),课题研究(5分),撰写论文(5分)。
1.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主要锻炼和考察对教学行为、教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学校先组织教师听课,或收看课堂教学实录音像资料,然后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1天或2天)递交一篇教学案例分析。主题由教师自选,可以是对整堂课的分析,也可以就其中某个片断、某个情节或某种方法进行分析。
观点正确,思路清晰3分,问题(或经验)分析深刻4分,改进建议实在且有新意3分。
2.课题研究,主要了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情况。由教师提供2007年以来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的证明材料,学校予以审核评价。凡参与课题研究的,给2分;态度积极,过程扎实,给3~4分;取得一定理论成果或实践成效,给5分。
3.论文撰写,主要了解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由教师提供2007年以来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专题经验总结,学校予以审核评价。无任何论文不得分,递交2篇论文给2分,在区级刊物发表或论文评比中获奖1篇得3分,2篇得4分,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论文评比中获奖1篇得4分,2篇得5分。
上岗不满3年的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不作要求,10分用于课堂教学评价。
四、各学科教学技能
各学科教学技能,除课堂教学外,根据本学科教学需求另设置1-2个项目。
(一)语文:文本阅读的问题设计(15分)
由学校选择一篇1000~1500字的课外阅读文章,集中时间统一进行问题设计。可依据中考、高考要求从文本的内容理解、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写作特点等方面设计4个问题,并写出总体设计意图,时间为60分钟。
逐题评价。问题指向明确(1分),情境合理、表述科学(1分),难易程度恰当得(1分),每题3分,计12分。总体设计意图能体现文本特点、中考高考相关题型的命题思路(3分)。
(二)数学:编制试卷(15分)
由学校从现行初中、高中教材中确定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在统一时间内编制一份考试时间为1小时、分值为100分的数学试卷,并写好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题型参照高考和中考试卷。可以集中组织于2小时内完成,也可以规定在一天内分散进行。
试卷整体布局合理,题型、题量及分值恰当(3分);试题立意准确,无科学性错误(4分);联系生活,情境生动,设问巧妙(5分)。试卷难度、区分度恰当(3分)。
(三)英语:板块教学设计与说课(15分)
教学设计,包含教案与课件(10分)。由学校在现行教材中选定一个板块,组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1到2天之内)完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目标确当(1分);重点突出、方法与手段灵活 (1分);围绕目标和重点展开的教学过程科学合理(1分),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1分);评价与反馈及时(1分)。课件设计:界面或页面主题明确,要充分体现辅助性和增效性原则(1分);资源扩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1分);课件设计技术性强(1分);课件设计艺术水平高(1分);课件操作熟练(1分)。
说课与答辩(5分)。根据已读理论书籍(英语课程标准英文版和How to Teach English)和已做教学设计进行10分钟左右的说课,以及口头英文答辩。
说课与答辩:大方自然、表达流畅、语音语调正确(2分);用词确当得体,无科学性错误(1分);叙述逻辑性强(1分);理论依据运用恰当(1分)。
(四)物理:实验操作与指导(15分)
从现行初中、高中物理教材中确定1个实验题,教师先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阐述组织学生开展这一实验的活动过程与指导要点,并根据这一实验设计2个问题。
主要观察评价三方面内容,一是实验操作过程,二是学生开展这一实验的组织与指导,三是设计的问题。
实验题目和评价要点由我室提供,与专业素养考查试卷一起下发。具体活动和考核评价由学校组织。
(五)化学:实验操作与指导(15分)
从现行初中、高中化学教材中确定1个实验题,教师先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阐述组织学生开展这一实验的活动过程与指导要点,并根据这一实验设计2个问题。
主要观察评价三方面内容,一是实验操作过程,二是学生开展这一实验的组织与指导,三是设计的问题。
实验题目和评价要点由我室提供,与专业素养考查试卷一起下发。具体活动和考核评价由学校组织。
(六)生物:实验操作与指导(15分)
从现行初中、高中生物中教材确定1个实验题,教师在现场按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并回答与本实验教学相关的问题。重点观察评价教师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实验教学的组织策略。
实验题目和评价要点由我室提供,与学科综合素质考核试卷一起下发。活动和评价由学校组织。
(七)历史:单元命题(15分)
由学校从现行教材中选择一个单元的内容,组织教师独立编制试题,选择题5道,材料解析题2道(含答案)。统一组织,在1小时内完成。难度分别参照中考高考要求。
选择题8分,材料分析题7分。各题评价要点:①立意准确,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②突出教学重点;③材料应用恰当、典型;④设问指向明确,且灵活巧妙。
(八)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指导(15分)
由学校结合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选择2个近期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要求教师应用本学科相关知识对2个热点问题逐个评析,并每个热点设计1~2个引领学生观察思考的问题情境,然后阐述在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热点问题。由学校统一时间,集中组织书面考查,时间45分钟。在书面考查后,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研讨。
热点分析7分,观点正确,思路清楚,语言简洁,知识应用恰当。问题情境设计4分,指向明确,设问巧妙,与相关知识相结合。教学指导4分,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教学方法恰当,注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方法的指导。
(九)地理:问题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5分)
由学校从现行初、高中教材中确定一节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在统一时间内(60分钟),以书面形式设计3个问题探究活动,包括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意图、问题分析思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方式方法及指导策略。
逐个评价,每个活动设计5分。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能否联系现实生活、是否具有灵活性、启发性(3分),设计意图和分析思路是否准确、清晰(1分),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否合理(1分)。
(十)音乐
1.专业素养:听力测试和自弹自唱(20分)
听力测试(10分):从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或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欣赏作品中选择5—6首音乐作品,设计若干个问题。教师在欣赏音乐作品后,当场书面回答问题。由教研室负责作品选择、问题设计,确定评价标准,由各校在统一的时间组织开展,时间另行通知。
自弹自唱(10分): 由学校从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或高中《歌唱》模块中选择一首歌曲,组织教师现场弹唱。
整体上完整流畅、弹与唱主次分明,音量比例协调(4分);歌唱声音放松、自然通畅,能运用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表达音乐细致的情感(3分);钢琴伴奏中的和声、音型恰当合理,能较好的烘托演唱(3分)
2.教学技能:指定乐曲设计问题(15分)
由学校从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及《音乐鉴赏》中选择一首欣赏作品,组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乐曲及教学实际,设计3个问题情境,并说明设计意图。
每个问题5分,分别从问题基于所选乐曲,适切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聆听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能引领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感悟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音乐采用的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评价。
(十一)美术
1.专业素养:设计制作和国画人物写生(20分)
设计制作(10分):由教师自选主题,自备材料工具,在一个小时内设计制作一个指向主题的立体造型作品。作品主题鲜明(3分),材料选择新颖恰当(2分),造型手法独特、效果生动(5分)。
国画人物写生(10分):选择一名本校员工或学生担任模特,用国画技法进行人物头像写生。水墨、白描不限。时间1小时左右。造型准确、传神(5分),国画技法运用自如,有浓淡、虚实的对比(5分)
2、教学技能:指定范图设计问题(15分)
由学校从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及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选取作品一副,结合作品对应的年级、单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3个问题情境,且说明设计意图。
每个问题5分,分别从问题基于所选作品,立意正确,适切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引领学生感悟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采用的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作评价。
(十二)体育
1.专业素养:篮球、足球、排球自选一项(10分),武术、体操、田径自选一项(10分)。
篮球:罚球线投篮5次、半场左右手运球上篮。足球:1分钟颠球、30米带球绕杆(8个障碍物)。排球:自抛自扣5次、自垫自传10次。
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高中)和人教版健身拳(初中)、拳或器械一套(套路自编)。体操:男:纵箱分腿腾跃、直腿后滚翻——慢起头手倒立——前滚起立——挺身跳。女:横箱分腿腾跃、直角坐——体前屈后滚成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跪跳起——挺身跳。田径:侧向滑步推铅球(男:4公斤,女:3公斤)、跳远:男(挺身式)、女(蹲踞式)。
分类评价:动作正确、连贯、熟练(5分),动作优美、舒展(5分)。
2.教学技能: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调动(15分)。
在篮球场内进行,列队与球场底线垂直,学生8-16人。具体内容包括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三面转法,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齐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左、右转弯走,向后转走、从右(左)边走(错肩走)等。从起始点出发,队列队形调动结束后,要返回起始点。活动过程由教师自行编排,时间不超过4分钟。
在操作结束后,必须简要阐述这一活动的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指导要点。
口令指挥正确、规范、响亮(4分),队列编排合理、简洁、清晰(4分),指挥位置恰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过程中注意情感交流和方法指点(4分),操作后的阐述正确、清晰(3分)。
(十三)信息技术
1、专业素养:电子报刊制作(20分)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WORD或PowrePoint等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电子报刊。由教师自选主题,自己收集和选择图片素材,在规定时间(2小时左右)内完成。电子报刊应主要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等;含有报名、报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和版面数、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有封面封底,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不少于4页的正文页;在目录栏中应设置超链接。
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5分);版面设计简洁、明快,图文并茂,前后风格协调一致(3分);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繁体字,作品的语音媒体应采用普通话,除特殊需要不得采用方言(3分);构思巧妙、创意独特,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4分);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技术运用准确、适当、便于阅读(5分)。
2、教学技能:主题实践活动设计(15分)。
由学校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或知识点,确定一个主题,组织教师在规定时间(1小时左右)内设计一则学生实践操作活动。
设计的活动结构合理,思路清晰(4分);突出上机实践,注重动手操作,同时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思想性、人文性(4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4分);教师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3分)。
2010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