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学动态>>《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0-11-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张龙飞

《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横山桥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执笔  张龙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注重效率,追求尽快呈现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即数学知识的应用。多年来一贯做法是:老师上课教,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后做作业。课堂教学封闭、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尤其是农村学校更是如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使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变成仅仅是少数优秀学生的教学。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精神相违背。

新课程的改革势必要引起一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象,在他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一位学生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动起来。还给学生们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活动教学思想体现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纵观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许多形式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满堂议。过于强调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学法,统一的练习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教与学依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至今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过程。为此,我提出“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探索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探索在数学活动化的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数学活动化教学”主要指以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形式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开展数学活动化教学,一是体现在课内,如何构建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延伸在课外,如何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活动化教学强调“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主张,那就要创设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自主活动模式,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载体,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活动化教学”源于我国古代教育的“知行观”。孔子强调“听言观言”,荀子认为“行高于知”,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孙中山倡导“以行求知”。我国传统教育一向注重活动是认知的前提,将实践活动看作能力发展的契机。

2、“活动化教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出于某种目的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活动。“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也就是说活动不仅认识和改造了客观世界,也作用于活动者本身,使之发生变化和进步,活动既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主观世界发展的基础。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3、“活动化教学”基于现代西方活动理论精华。皮亚杰认为活动是问题教学的契机,布鲁纳认为活动是发现教学的依托,萨奇曼则将活动视为探究教学的基础。杜威提出“做中学”,赞可夫的发展理论直接将能力看作是活动的结果。因为,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之中。人如果不放弃活动,那么他的能力就会在解决不相适应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活动化教学”就是要以活动为引发学习兴趣的契机,以活动为撬动能力发展的杠杆,宗旨是面向全体,全员活动,主动活动,有个性发展。

 

三、研究目标

新课程改革,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想达到新课程标准,必须转变现有学习方式,而“中学数学活动化教学”就是较好的途径,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课题结束是能达到:
    1
、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比较系统的活动化数学教学内容。初步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趣味性、思考性、可活动性的数学活动资源库。
      2
、通过大量的课例研究,探索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中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3
、通过研究,在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活动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活动化教学既不同于学生被动参与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相分离的不完整的活动,也有别于那种“自我活动”“自发活动”或者为了活动而组织的活动。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遍及教学全过程,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内部与外部活动并重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数学活动化教学,试图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单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真正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由此可见,平时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课是我们的主阵地,最终要形成“创设情景、感性体验--形成大胆猜想--引导合作研究--实践反馈、交流评价--建构运用、体验成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

       由于许多原因的限制,学科课程的统一教材内容过分的生硬和单一,不说是已越来越脱离生活,但确实并不利于所有地区的学生、也不适合同一地区的不同班级的学生。因此如何还课程以亲切熟悉的面孔和时代的气息和新课程理念,这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它包括学习目标的多元组合和教学材料的开放组合。以开放性的教学学习策略来教学封闭性的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观形式。从活动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看,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活动教学中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活动问题资源库。数学活动教学问题资源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现有的实际数学问题,还可以由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际数学问题等。
2
、“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践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大潮下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对实践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教学中也经常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或是课堂竞赛不断、热闹非凡,但又往往流于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知识的系统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解答的准确性等,而活动教学则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强调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主动性、自主性,同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也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农村初中学生,由于一直处在封闭型的环境中学习,见识面比较狭窄,动手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如何有机地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能力等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这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第二个重点问题。

3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张扬个性。

4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运用活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在数学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景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数学意识,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活动、猜测、假设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从而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促使学生: ①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②捕捉生活素材学习数学;③再现生活情景学习数学;④回归生活空间学习数学。 

(三)、研究设想方案

1、课本知识活动化:把教材中蕴含丰富实践活动因素的内容,梳理出来进行活动设计研究。在教科书中有丰富的素材可以供学生活动,如新课程标准下的 “阅读材料”、“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题:

1)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归纳能力)方面。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剪纸拼凑的方法,亲自探究和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度。

2)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面。

3)在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补充方面。

4)在与教材上的“课题学习”相关方面。

2、课外内容活动化:在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数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3、增设课外活动实践课。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趣味性、思考性、可操作性。

主要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

1)实践操作型:配合教材有关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实际测量与操作活动。

2)知识拓宽型:加深和拓宽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它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3)社会调查型: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课题组内数学教师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每一学期召开召开一到两次本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对有关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交流总结。

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2009年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科研方法。

调查研究法:采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农村初中生数学实践活动、动手实验的基本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行动研究法:按照本课题提出的适合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研究制定全面的实施工作计划。研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态度及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组织数学教师有计划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上研讨课、示范课、评课、写教学案例等教育教学活动,探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活动教学模式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写出阶段性总结

六、研究组织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张龙飞

成员:徐燕萍、任建平、苏静、刘维、咸玉华、谢莉叶、任蕾、张圆

七、研究的分步实施计划

本课题的实施时间为200912月至201212月。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申请立项、前期研讨调查阶段阶段(200912月——20109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进行论证,制订研究方案。

2.组织相关教师学习有关介绍教科研方法的文章,掌握教科研方法。

3.进行实施前测,全面调查学生数学素质水平。

()实施阶段阶段(20109月——201112月)  

1.按课题方案的要点目标等开展研究,制订各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2.具体实施课题研究,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和交流;定期举行交流课活动,成员间相互听课;及时反思,做经验总结。

3.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课题阶段性总结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计划,然后继续开展研究。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112月——201212月)

1.主要内容收集整理所有研究资料,撰写课题报告;

2.归纳整理研究成果并形成研究论文。

3.申请结题。

八、成果表述形式

案例集、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