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网站>>基于学生主动发展,建设课堂文化的研究>>主动发展>>理论摘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发展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发展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发展
发布时间:2013-09-2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韩亚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两个转变”,即课堂教学要变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变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促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动机  主动发展是指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主动求知,自觉进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过低估价学生的能力,总要把所 有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唯恐学生学不懂、学不好。这不但扼杀了学生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自身成长。实际上,现代中学生社会接触面广,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发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发展意识主要取决于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智力因素上的原因只占20%,非智力因素上的原因则占80%。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多地受后天的影响,受学校教育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又容易被忽视。列宁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当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情感不切,意志不坚时,即使老师讲得再好,也激发不了他的智慧火花。这说明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很大的调节作用,这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及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可见,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动机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因此,教者在课堂教学所设置的每一个环节,都力争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鼓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参与,直至完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骤都要紧紧围绕“主动发展”这个核心而展开。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任何课堂模式,都要通过教师的合理安排而发挥功效,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体现。教师处理好自身与学生的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启发、引导、点拨为主,做好课堂教学的导演,想方设法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维、主动学习、主动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好演员。   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教师应从以教案为本,主观地拟定很多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教师要从主宰的地位上退下来,树立一种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凡是学生能理解的,教师就不讲或少讲;凡是学生能完成的,就大胆地让学生去做,给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活动空间。如“先学后教法”,让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先自学,课堂上给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的机会,讨论不仅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展示思维过程,而且讲座后得出的结果会强化教学效果。又如开展课堂师生互评,营造民主评议氛围,生生互评、互议、互补,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就能从中提高评价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教学过程的根本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提问,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敢于互相争论,在相互交流中受到启发,取长补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主动参与课堂的实际操作。通过学生说、学生听、学生改、师生评、学生动手做,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获得主动学习的成功。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翻阅大量参考书,掌握了不少资料,所以希望把自己掌握的全都讲给学生听。只顾满堂灌,结果学生接受不了,势必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也有的教师为了腾出较多的时间复习,而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匆匆赶路”的状况,而不是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多动脑、动手,掌握学习主动权,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还有的不从学生思想特点、知识基础、心理状态出发,只顾自己讲授,不问学生能否接受,不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结果是教师滔滔不绝,满头大汗,学生是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然,教学效果不佳。这些做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角度,极大影响了自身的主动发展。   再次,教师还要采用新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如采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综合电教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接触社会、去接触大自然、去扩大知识面、去发挥他们的特长,真正让学生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科学指导,实施学生主动发展  改革课堂教学是要变“知识传授”为“探求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施学生自身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抓好科学指导这一环节。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说教法源于学法,教法要为学法服务。要“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用无穷,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仅一餐之用。新课改下的教师,不再是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教育诊断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教材、怎样去完成作业、怎样选择课外参考资料、怎样去独立完成课外练习,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听课,如何做课堂笔记;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或推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用科学思想、观点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有责任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与使用计算机辅导学习软件。学法指导可采取专题训练等形式,但应更多地把学法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与指导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就要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1、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学,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采取自问自答的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及翻阅有关资料自我解答。留下的难题再提出供课堂研究。2、具体指导、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享受着来自多方面的信息,信息量大而广。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中蕴藏着的信息资源,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对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社会调查、课堂讲座、辩论等。4、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慧“闪光点”,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有了自信心,学生才会克服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敢于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多鼓励、多肯定、多启发、多引导、少批评、少指责。   总之,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展开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运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引导的发现性学习和有指导的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达到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这不仅切实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