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让化学教学更简单
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俞银龙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型的学案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案,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重点探讨什么是学案教学,学案教学的优点以及在学案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型的学案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案。学案与教案虽然一字之差,但无论是从教师的备课到学生的预复习,还是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都为改善学习方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学案已在许多学校和教师中普遍使用,成为教学中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但学案的设计理念、应用效果存在着很大差异。下面我就以自己的体会来谈谈我对学案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认识学案教学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它能让学生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在中考中知识点的地位;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使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更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舞台的主角。
二、学案教学的显著优点
1、能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要求做,认真听,认真记,对教材中即使有疑惑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向老师提出来。而用学案来教学,学生可根据学案设计的填空,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整理,归纳知识。通过学案中设置的思考、实验等,可以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同学之间也可以提前讨论或请教师长,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
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学案(部分)如下: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学案教学,面向每个学生,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使每位学生带着疑惑选择听教师讲课,可以提出问题,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讨论,交流。用学案来教学以学生为重点,学生根据学案要求阅读教材知识,动脑独立思考,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能够改革教学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学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参与中,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知识和进行创造性思维锻炼活动。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注重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利用,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学习中,在学案设计中最后有一个总结和反思环节,学生反思学习内容,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一位学生提出“如何选择气体发生装置?”问题抛出,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思考,老师紧紧抓住了这一精彩生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讨论,从而给出了令人叫绝的答案:“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两个方面: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在这反思和生成中,这一问一答,既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设计化学学案所要注意的问题
1、学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依靠学生,注重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千方百计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和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案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2、学案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使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为了说明水倒吸不到或超过五分之一时,可以设计成系列问题:
①水为什么会倒吸?
②红磷为什么过量?
③为什么要将燃着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
④为什么要塞紧橡皮塞?
⑤为什么要夹紧止水夹?
⑥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
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顺利达到解决“为什么水倒吸不到或超过五分之一”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能够将复杂问题分层分步解决的能力。
3、学案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学案设计要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是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同时练习题的选取也要有梯度,有层次性,不一定每一个成的一模一样,重要的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提高。
4、学案设计也要体现创新精神。学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敢求知,求新求异。创新能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科学、严密、完整有助于创新,打破习惯思维进行递向思维,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都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和有效突破口。学案设计决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扼杀同学的创新。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
(1)检验厨房内的两包白色固体哪个是食盐哪个是碱面。
(2)设计实验证明盐酸中是哪一种微粒使石蕊变色。
四、应用化学学案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要占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非主体,教师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反映着教育观念是否更新。倘若仍坚持满堂灌、灌满堂,学案就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思考设计学案,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把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问题都反映到学案上;课上积极施教,“煽风点火”,设疑启发,组织讨论,精讲点拨,练习巩固,及时反馈,讲评到位。只有这样,教师的作用才会到位而不越位,才不会“荒了自己的田,去种别人的地”,师生才能相互配合,默契融洽、和谐民主,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学案教学的核心在于用好学案,落实学案,而落实学案的关键又是教师。学案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定针对性,课上利用学案,课后练习学案,第二节上课时教师应注意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千方百计做好学生消化吸收工作,在严、细、实上作文章,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教学常规,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3、灵活使用学案。有的教师上课时就按设计好的学案组织教学,课上按图索骥,照本宣科,既不切实际,也与新课程精神相违背。因此,实施学案教学,要树立学案为课堂服务、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课堂教学所需,灵活运用学案,或者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诊断,或者是课堂教学关键点的补充,或者是课堂训练的延伸等等。
总之,运用学案教学,将学案和教案、板书、课件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师“导”为主题,学生“学”为中心,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舟萍.运用化学学案改变学习方式.化学教与学. 2010年第08期
[2] 周世燕.化学中的学案教学浅谈.金色年华·下半.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