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程管理>>武进区2017—2018学年度中小学课程(教学) 计 划 安 排
武进区2017—2018学年度中小学课程(教学) 计 划 安 排
发布时间:2017-08-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韩亚文

 附件1

武进区20172018学年度中小学课程(教学)

计 划 安 排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实施依法办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各校要认真组织师生全面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省教育厅关于 2017 年秋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苏教基函),科学、合理地编制课程计划,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安排新学年课程计划的同时,各校要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工作与深入课程改革同步进行;要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要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说明

    2.武进区义务教育79年级(初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门类

初中阶段总课时数

各科占学科类课程总时数百分比(%)

占活动总量的百分比(%)

 

 

 

 

道德与法治

2

2

2

206

6.5

5.8

  

5

5

5

515

16.3%

14.7

  

5

5

5

515

16.3%

14.7

  

4

4

4

412

13.0%

11.6

  

2

2

2

206

6.5%

5.8

  

2

2

 

140

4.4%

3.9

  

 

3

3

204

6.4%

5.8

  

 

 

4

132

4.1%

3.7

  

3

2

 

175

5.5%

4.9

体育与健康

3

3

3

241

7.6%

6.9

  

1

1

1

103

3.2%

2.9

  

1

1

1

103

3.2%

2.9

综合实践

3

2

2

309

9.7%

8.7

地方和校本课程

3

2

2

241

7.6%

6.9%

周学科课时数

34

34

34

 

 

 

 

少先队或班团活动

1

1

1

 

 

学年总课时数

体育活动

2

2

2

 

 

 

周活动课时

3

3

3

 

 

 

1190

1190

1122

3502

 

 

 

 

 

 

 

 

 

 

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起始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使用统编、修订教材。
  

6.初中课程(教学)计划的说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其他年级册次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全省的地方课程,在“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中安排课时。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至少102课时(包括基础模块68课时,拓展模块34课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适当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的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阶段原则上每课时45分钟。

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79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8.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说明

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精神,我省中小学要通过开设书法课程和相关课程实施推进书法教育。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要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还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9.关于小学科学课和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说明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活动性质,它与并行开设的小学其他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为79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各初、高中学校要重视理科实验的教学,确保教学课时,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校在制定课程计划的同时应根据市局有关安排制定理科实验考查的时间、工作要求及落实措施。

10.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说明

各校要高度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要制定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确保课程的开设及质量。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集团在“综合实践”和“校本与地方课程安排时,可以根据各教育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化实施。

11.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说明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为主要内容,重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

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年级起至初中阶段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共计11学分,高中一、二年级学习8学分,含田径类项目必修1学分,高三年级学习2学分,三年中完成健康教育专题必修1学分。

小学至高中各年级必须按规定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还需开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校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各年级“体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应充分体现体育实践活动特点,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身体练习要有适宜运动负荷。

12.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说明

各校要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13.关于少先队活动、班(团)活动及各种专题教育排入课表的说明

根据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将少先队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总体格局的要求,学校要把少先队活动(18年级)排入课表。同时,班团(队)活动(9年级)、文体活动、科技教育活动等各项专题教育活动也必须排入课表并确保上课和活动时间。

另外,各校要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纳入到生命教育课程中,在地方课程中开设,每学年安排68课时。

14.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教学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加强和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管理,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学期起,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未经审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一律不得再使用。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高中一至三年级每学年一册,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各小学、初中、高中须利用地方课程时间,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教学时间安排(见附件2   

1.第一学期从201791日至201823日结束,实际教学时间107天。中学2018131日—22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201821日期末考试,201824日起全市中、小学生放寒假。

2.第二学期从2018226日至2018630日结束,实际教学时间为87天。高中2018625日—28日安排期末考试,初中2018626日—28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非毕业班2018627日安排期末考试,小学毕业考试初定于2018621日。201871日起全市中、小学生放暑假。

三、其他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使课程改革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普及的过程;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方法与手段;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

2.各校要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探索并构建促进学校及师生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

3.各校在实施课程(教学)计划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