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初中“三知”“四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武进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三知”“四有”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武教发〔2015〕3号)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知法、知德、知责”、“有信仰、有宗旨、有担当、有戒律”主题实践活动,打造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活动组织
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赵亚东为组长,行政、班主任为组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实践活动创建部署推进会议。传达局文件精神,提出在学校开展“建设‘三知’机关、打造‘四有’队伍”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工作要求。
三、活动过程
1、召开“建设‘三知’、‘四有’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让每位教师明确并深入学习“三知”、“四有”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及开展活动的意义,积极投身到活动之中。
“三知”:知法守正。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知德修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践行“厚德修身、大道树人”教育服务品牌的宗旨,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知责图强。牢记使命和责任,自觉肩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职责,自觉肩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
“四有”:有信仰,就是心中要坚定政治信仰、树立崇高的职业信仰。有宗旨,就是心中要有人民、心中要有学生,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担当,就是心中要牢记责任,牢记使命,尽心履职争创一流。有戒律,就是说话做事要有规矩,心中装着制度、纪律和法律,廉洁从政,廉洁从教。
2、以“书香校园”为抓手,通过开展组织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提高全校教师的法制观念。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把握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和重要保障。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通过写心得体会,进行评比,将书香与法制紧密结合。
3、组织开展专题党课、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活动。通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党纪的能力,营造自觉守法用法的氛围,引导教师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矛盾,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
4、开展道德讲堂、“横初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师的理想道德教育,让教师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好公民,在学校做一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学生、奉献社会好教师,在家庭里做一个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好成员。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教育教师严以修身,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不以教谋私;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从教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5、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建设严格执行“十不”规定和“五个禁止”,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学生;不擅自停学生课;不酒后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强制学生及家长购买教辅资料和各类商品;不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钱物;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不在上课时间使用通讯工具;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参与赌博等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全校教师要严格做到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不无教案上课和布置作业不批改,不炒股、不在上班期间玩电脑游戏,不酒后驾车。
6、认真查摆问题,开展谈心和民主生活会。通过民主生活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电话等方式,校长、书记与全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人员之间开展谈心活动,在谈心活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活动要求
全体教师要明确开展“三知”“四有”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化作风建设,真正树立起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依法履职、行为规范、社会满意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201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