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栏目列表
快速通道    
设备报修 课表查询 装备管理
教育督导 学籍管理 省教师管理
访问统计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程管理>>锤练教师教学风格 彰显课堂教学魅力
锤练教师教学风格 彰显课堂教学魅力
发布时间:2018-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妹近

锤练教师教学风格  彰显课堂教学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有风格的。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诚然,在教学中也可以这样说,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要达到课堂教学的美,必须锤练教师的教学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的稳定状态标志。

教学风格是教师内在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也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那么,如何锤练教师的教学风格,彰显课堂教学魅力呢?

一、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基本前提

挪威著名作家渔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那么他就能创造奇迹”。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这种信念与追求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苏联教育家马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培育爱心,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热爱教育事业,是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内部动因和前提。只有矢直不渝地热爱教育,才能带动和影响形成教学风格的其他因素,才能孜孜不倦地探索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所有名师,尽管个人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坚定的职业信念,执着的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爱都是相同的。

二、教师的渊博学识,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的储存量,广度深度,更新换代,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都是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基础条件。古人常说:“学问不精,误人子弟”。现在,重新审视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只有具备了符合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审美情趣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的实力与魅力得以充分显示。教师渊博的学识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是对学生有着巨大影响力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教师将会像一块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学识魅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提升自己的学识魅力?

博览群书,积淀渊博的学识,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之根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获得教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读书是专业成长的基础,是教师生命的内在需要;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的交流与意志的涤荡;读书可以使教师德艺双馨,能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味;教师唯有读书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勇站课改大潮的最前沿。教育家郑杰断言:“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史”。教师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升华思想,提升理念,获取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智慧的最有效途径,让读书产生力量,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体味读书的快乐。请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三、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教学风格的发现、确定、发展、完善都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的教学风格,才有教学价值,才有长远的生命力。现代教育,课程改革都要求教师不仅能做到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教育理论,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教师只有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转化成一种追求的坚定信念才能为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四、教师的个性风格,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核心力量

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指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是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是教师教学经验、教学特色、教学魅力和灵性的折射。有个性就有灵性,就有特色,就有创新。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课堂,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独特个性,就没有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与艺术性。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设计出个性化的课堂,才能把课上得“博大精深”、“激性燃烧”、“风流蕴藉”、……。教师的劳动形式更多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最高境界是风格的形成,因此,课堂教学风格是教师劳动素质的体现,是教师教学活动成熟的标志。从教学论的角度讲,课堂教学风格是对教师的智慧,主观能动性,灵感创造性和个性的肯定,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是教师对把教学现实与教学理想统一起来的追求,教师教学风格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标志着一个学校的生命力与活力。

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君不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引申过来也可说“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教师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个性的魅力呢?一是要具备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旧的框框套套,敢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敢于独立思考,变革旧律,敢于发表可能引起争议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造就出自己那道亮丽的风景。二是要有开阔前瞻的视野。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师要跳出“应试威压”的怪圈,关注文化现象、文学名著、教育理论等考试之外的天地,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三是要具有推陈出新的魄力。教师不要常常只会抱守庸常的程式,习惯于活在种种规定的程式中,而缺少灵动,懒于去寻找触动学生内心的切入口,最后放使自己教无特色,教无成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审视自身的特点和影响自己心理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文化氛围,努力寻找、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善于将自己的闪光点与教学各个环节有机契合,教出自我风采。四是要有坚守特色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既是其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其教学魅力所在。教师鲜明、独特而良好的个性在教育中显得异乎寻常重要,教师的教学只有切实做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学行动才有朝气,才能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状况的发展,才能影响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形成、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个性即魅力,越是具有良好而强烈的教学个性,对学生的影响也就越深刻,越久远。教师只要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个性教学特点,就能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

五、教师的模仿探索,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有效途径

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一般要经历模仿、探索、独创几个阶段。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固步自封,甚至闭门造车,想要尽快地步入教学艺术的殿堂,应该广泛吸收前人及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成果,学习模仿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拜名师,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学习他们的有效经验,通过名师耳听面授的悉心指导,分享名师的教育智慧,使自己少走弯路。二是要访名校,实践告诉我们:名校促名师,名师造名校。所以,教师的教学就要访名校,一所名校就是一座丰富的教育文化宝库,只要深入实际,就会感受到教师执教的风格;体悟到教师在教学中对真知的探索精神;就会耳闻目睹学校的管理风格等,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要寻名胜。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洞悉教育的真谛,让教育接近本真,通过寻名胜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和创造力,丰富自己的人文性,教学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用模仿的办法是无法超越别人的,切忌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求真、求实、求新,追求卓越,创造出常教常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生活这本教科书启迪教育的智慧,增长教育的睿智。

探索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第二阶段。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感悟和锻炼,这里的实践探索,包括平时的备课和上课,但主要指的是在学校或更大的范围内上的研究课、竞赛课和交流课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上研究课不仅要求体现新理念,而且需要执教者将自己的教学实践集中表现出来,展示对教材、对课程、对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显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正确把握,因此,上研究课能为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上竞赛课、交流课等教师要获得好评,就必然要尽最大的努力调动包括知识、理论、经验、策略、方法等一切储备,整合可能授用的教学资源,为了出奇制胜,上出新意,上出亮点,教师要尽力凸显自己的特长,使出新招,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大为有益。

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具备了崇高人格魅力的教师,便具备了将学生精力聚拢于课堂的亲和力,便具备了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的号召力,也便具备了以灵魂唤醒灵魂的感染力。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然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人格魅力。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一是要努力修炼为人师表的道德魅力,二是要努力修炼举止优雅的品格魅力,三是努力修炼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

七、教师的独立创新,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成熟标志

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穆勒说:“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意识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也是标志性因素。随着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模仿达到了熟炼的程度,探索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进入了独创阶段。要在教学实践中突破自我,在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提高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从而完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塑造。

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必须具备独立意识,对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形成个人的独特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向陈腐的传统教学观,教学方式挑战,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性格习惯、理解和运用教学规律,认真锤练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独特的教学方法,独特的表达方式,努力形成自己教学风格上的独特性。

总之,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努力走上从入格→开格→风格→无格的必经之路,实现从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的美好追求,积极锤练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彰显出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