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念分析 概念1、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概念2、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包含多元的评价目标、多元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结果的多渠道反馈。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 概念3、英语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在语言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 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因材施教发展和学生个性的需要,因此,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对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课题主题的简要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单一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只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被动发展,这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是相背离的。因此本课题主要从评价功能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结果反馈多元化以及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入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更加注重学习主体的自我发展,并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二、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之一是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加德纳(Gardner, H.)教授根据多年对人类心智的研究,于1983年出版的力作《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以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学生评价是提供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造能力的评价。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多元评价的另一理论来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学习理论。在如何看待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真实生活的应用,有意义的学习是反省和自我调整的;学习的本质是社会及特定情境的,教师是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中介者。 三、研究动态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我。主要是让学生在一定参照标准下能够归纳总结,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其次,注重小组相互评价,激活潜能,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更能够满足学生的主动探究需要。再次,倡导师生交流评价,亲师信道,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理解感知思维过程和学习品质等方面,使得学生消除紧张学习心理。 四、实施原则 1、评价的开放性原则 首先是评价过程的开放性。评价要与生活相联系,贯穿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孤立于学习活动之中的。教师要用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设计一些真实性或情境性的问题与活动,然后仔细观察、考查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方法,从而对学生活动中表现出的思维、情感、体验、创造性、灵敏度等隐性的因素进行评价。 2、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评价,实现多元主体的多元激励作用。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调控英语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3、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几乎每个稚嫩的心都渴望摆脱束缚,展现自我!”激励性评价把评价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同时配合适当的、积极的评比方式和反馈方式,尽力让学生们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发展。 4、评价的过程性原则 多元化学习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力求改变学生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倡导一种趣味性的、实践性的、开放性的、人文性和可行性的英语作业设计方式,在多层次、多形式的英语作业设计中更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缩短书面作业的时间,减负增效;培养学困生学习语英语的兴趣,通过相互合作等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结合,加强英语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