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1.当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改善育人生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学品质探索符合当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2.我校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再推进。近年来,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横山桥初中开始重点致力于软件建设,从校园文化到教育管理,从师生成长到学校发展,不断思考,努力探索,课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目标意识得到增强,师生动态生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新特征得到体现,教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然而,从培养“核心素养”和“教学品质提升”的改革要求出发,课堂教学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理念还未得到充分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存在严重的灌输教学、虚假探究、虚假自主、虚假合作现象;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还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对教学目标与教学育人价值的关系认识不清,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认识模糊,教学目标的精准性、科学性还不是很高,教学实施中目标与教学不一致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第三,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还需进一步转化和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已普遍确立,但方法形式的应用还存在着为形式而形式的现象,其适切性、有效性不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品质提升研究”项目的实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系统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品质的各个要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引导学生丰厚人文底蕴,形成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能够健康生活,具备责任担当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品质提升的探索,勾连课前、课上和课后一体化研究,探索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形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学习规律和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价体系。
本项目以课堂教学品质提升为支架带动学校课程探索、校本教研机制改革和师生评价体系的研究,对学校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打造高品质教育学校大有裨益。
项目实施有助于同类学校一起探索课改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对于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有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