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
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我们实验室也将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另外,实验室的软件管理工作已经开始,从这学期开始,真正全面实施。
此外,本学期物理实验室要做好如下常规工作: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接收、入帐、入柜的工作。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另外,结合学校的具体安排,做好阶段重点工作。
三、具体实验安排见下表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演示、分组实验计划表
备课组长: 刘晓忠
周次 |
实验日期 |
章节 |
实验名称 |
演示 |
分组 |
教室 |
实验室 |
2 |
9/3—9/9 |
引言 |
观察哪根蜡烛先灭 |
√ |
|
|
√ |
|
|
|
观察小金鱼的结局 |
√ |
|
|
√ |
|
|
|
透过水杯观察字 |
|
√ |
|
√ |
|
|
|
观察磁铁对铁钉的吸引情况 |
|
√ |
|
√ |
|
|
|
装满水的杯子中能放多少回行针 |
|
|
|
√ |
|
|
第1章声现象 |
音叉的振动 |
√ |
|
√ |
|
|
|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
|
√ |
√ |
|
|
|
|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 |
√ |
|
√ |
|
|
|
|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 |
|
√ |
|
|
|
|
声波能使其他物体振动 |
√ |
|
√ |
|
|
|
|
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 |
√ |
|
√ |
|
|
|
|
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
|
√ |
√ |
|
|
|
|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
|
|
|
|
|
|
|
测量人的听觉范围 |
|
|
|
|
3 |
9/10--9/16 |
第2章物态变化 |
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 |
|
|
|
|
|
|
|
酒精灯的使用 |
|
√ |
|
√ |
|
|
|
练习使用温度计 |
|
√ |
|
√ |
|
|
|
观察蒸发现象 |
√ |
|
|
√ |
|
|
|
观察水的沸腾 |
|
√ |
|
√ |
|
|
|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
|
|
|
|
|
|
|
观察乙醚的液化 |
|
|
|
|
|
|
|
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 |
|
√ |
|
√ |
|
|
|
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 |
√ |
|
|
√ |
8 |
10/15—10/21 |
第3章光现象 |
分解太阳光 |
√ |
|
|
√ |
|
|
|
观察色光的混合 |
√ |
|
|
√ |
|
|
|
颜料的混合 |
|
|
|
|
|
|
|
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 |
|
|
|
|
|
|
|
光在水中的传播 |
|
√ |
|
√ |
|
|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
√ |
|
√ |
|
|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
√ |
|
√ |
|
12 |
11/12—11/18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
|
√ |
|
√ |
|
|
|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
|
√ |
|
√ |
|
|
|
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 |
|
√ |
|
√ |
|
|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 |
|
√ |
|
|
|
研究眼镜的作用 |
|
|
|
|
|
|
|
透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
|
√ |
|
√ |
|
|
|
自制水滴显微镜 |
|
√ |
|
√ |
|
|
|
观察光透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
√ |
|
|
√ |
|
|
|
探究光透过三棱镜的路径 |
|
|
|
√ |
17 |
12/24—12/30 |
第5章物体的运动 |
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
|
√ |
|
√ |
|
|
|
观察刻度尺 |
|
√ |
|
√ |
|
|
|
用刻度尺测量纸的厚度 |
|
√ |
|
|
|
|
|
学会使用秒表 |
|
|
|
|
|
|
|
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
√ |
|
|
|
|
|
|
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
|
|
|
|
|
|
|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
|
√ |
|
√ |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演示、分组实验记录表
备课组长: 刘晓忠
周次 |
日期 |
章节 |
实验名称 |
演示 |
分组 |
教室 |
实验室 |
2 |
9/3—9/9 |
第11章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
√ |
|
√ |
2 |
9/3—9/9 |
|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
|
√ |
|
√ |
3 |
9/10—9/6 |
|
探究使用滑轮组 |
|
√ |
|
√ |
|
|
|
探究斜面 |
√ |
|
√ |
|
4 |
9/17—9/22 |
|
估测人的功率 |
|
√ |
|
√ |
5 |
9/24—9/30 |
|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 |
|
√ |
|
7 |
10/8—10/14 |
第12章 |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
√ |
|
|
|
|
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
|
√ |
√ |
|
|
|
|
模拟打桩 |
√ |
|
√ |
|
|
|
|
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
√ |
|
√ |
|
8 |
10/15—10/21 |
|
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
√ |
√ |
√ |
|
|
|
|
演示点火爆炸 |
√ |
|
√ |
|
9 |
10/22—10/28 |
|
演示热机的工作原理 |
√ |
|
√ |
|
|
|
|
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
√ |
|
√ |
|
10 |
10/29—11/4 |
第13章 |
观察手电筒 |
|
√ |
|
√ |
|
|
|
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
|
√ |
|
√ |
|
|
|
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
|
√ |
|
√ |
|
|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
|
√ |
|
√ |
12 |
11/12—11/18 |
|
观察电流表 |
|
√ |
|
√ |
|
|
|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
√ |
|
√ |
|
|
|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
|
√ |
|
√ |
13 |
1119—11/25 |
|
学习使用电压表 |
|
√ |
|
√ |
|
|
|
自制水果电池 |
|
√ |
|
√ |
|
|
|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
|
√ |
|
√ |
|
|
|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
|
√ |
|
√ |
14 |
11/26—12/2 |
第14章 |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
|
√ |
|
√ |
|
|
|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
√ |
|
|
√ |
|
|
|
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 |
√ |
|
|
√ |
|
|
|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
|
√ |
|
√ |
15 |
12/10—12/16 |
|
探究通过导体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 |
|
|
√ |
|
|
|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
|
√ |
|
√ |
|
|
|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
√ |
|
√ |
17 |
12/24—12/30 |
第15章 |
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
|
√ |
|
√ |
|
|
|
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
|
√ |
|
√ |
18 |
12/31—1/6 |
|
探究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
√ |
|
|
|
|
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 |
√ |
|
|
√ |
|
|
|
观察三线插头与三线插座 |
|
√ |
|
√ |
|
|
|
练习使用测电笔 |
|
√ |
|
√ |
实验室分组实验计划表
周次 |
实验日期 |
年级 |
章节 |
实验名称 |
2 |
9/3—9/9 |
八年级 |
引言 |
透过水杯观察字 |
2 |
9/3—9/9 |
八年级 |
引言 |
观察磁铁对铁钉的吸引情况 |
2 |
9/3—9/9 |
八年级 |
引言 |
装满水的杯子中能放多少回行针 |
2 |
9/3—9/9 |
八年级 |
第1章声现象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
2 |
9/3—9/9 |
八年级 |
第1章声现象 |
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
2 |
9/3—9/9 |
九年级 |
第11章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2 |
9/3—9/9 |
九年级 |
第11章 |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
3 |
9/10--9/16 |
八年级 |
第2章物态变化 |
酒精灯的使用 |
3 |
9/10--9/16 |
八年级 |
第2章物态变化 |
练习使用温度计 |
3 |
9/10--9/16 |
八年级 |
第2章物态变化 |
观察水的沸腾 |
3 |
9/10--9/16 |
八年级 |
第2章物态变化 |
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 |
3 |
9/10—9/6 |
九年级 |
第11章 |
探究使用滑轮组 |
4 |
9/17—9/22 |
九年级 |
第11章 |
估测人的功率 |
5 |
9/24—9/30 |
九年级 |
第11章 |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8 |
10/15—10/21 |
八年级 |
第3章光现象 |
光在水中的传播 |
8 |
10/15—10/21 |
八年级 |
第3章光现象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8 |
10/15—10/21 |
八年级 |
第3章光现象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
8 |
10/15—10/21 |
九年级 |
第12章 |
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
10 |
10/29—11/4 |
九年级 |
第13章 |
观察手电筒 |
10 |
10/29—11/4 |
九年级 |
第13章 |
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
10 |
10/29—11/4 |
九年级 |
第13章 |
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
10 |
10/29—11/4 |
九年级 |
第13章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研究眼镜的作用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透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
12 |
11/12—11/18 |
八年级 |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 |
自制水滴显微镜 |
12 |
11/12—11/18 |
九年级 |
第13章 |
观察电流表 |
12 |
11/12—11/18 |
九年级 |
第13章 |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12 |
11/12—11/18 |
九年级 |
第13章 |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
13 |
1119—11/25 |
九年级 |
第13章 |
学习使用电压表 |
13 |
1119—11/25 |
九年级 |
第13章 |
自制水果电池 |
13 |
1119—11/25 |
九年级 |
第13章 |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
13 |
1119—11/25 |
九年级 |
第13章 |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
14 |
11/26—12/2 |
九年级 |
第14章 |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
14 |
11/26—12/2 |
九年级 |
第14章 |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
15 |
12/10—12/16 |
九年级 |
第14章 |
探究通过导体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15 |
12/10—12/16 |
九年级 |
第14章 |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
15 |
12/10—12/16 |
九年级 |
第14章 |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17 |
12/24—12/30 |
八年级 |
第5章物体的运动 |
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
17 |
12/24—12/30 |
八年级 |
第5章物体的运动 |
观察刻度尺 |
17 |
12/24—12/30 |
八年级 |
第5章物体的运动 |
用刻度尺测量纸的厚度 |
17 |
12/24—12/30 |
九年级 |
第15章 |
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
17 |
12/24—12/30 |
九年级 |
第15章 |
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
18 |
1/4—1/7 |
九年级 |
第15章 |
观察三线插头与三线插座 |
18 |
1/4—1/7 |
九年级 |
第15章 |
练习使用测电笔 |
2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