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绩效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绿色校园>>学科渗透>>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政史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韩亚文      来源:

 

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我国环境方面的国情,知道我刚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培养搜索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②知道我国保护环境的国策,并学会宣传我国的我国的环境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③知道我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实施的战略,并认识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对与环境问题有关资料的搜集,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直接经验;同时结合本地的相关问题的实地调查,为教学准备充分的、第一手的材料。
②通过资料展示,让学生充分、具体地感知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意识到保护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③通过具体的案例呈现、文本的阅读、课堂的讨论,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的对策。
④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用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或是导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会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②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好环境的情感。
③体会环境与经济、生活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①我国面临这严峻的环境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
教学难点
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体验感悟,导入新课
媒体投影一组图片:扬州瘦西湖风光、美丽的九寨沟、桂林山水、神秘的青藏高原……
问:我们的地球美吗?你热爱我们的地球吗?请谈谈的你的感受。
2、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验感悟。
3、导入主题
地球就像生养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一切都来自地球,都是地球母亲对我们的无私馈赠。对于这样的母亲,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可是作为大地之儿女的人类,长期以来一方面享受着地球母亲的无私馈赠,另一方面却因自己的自私与贪婪伤害着地球,使地球母亲饱受折磨,在病痛中不断呻吟,她仿佛在向我们发出一阵阵"救救我吧"的呼声!
一、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活动一:救救地球
1、媒体投影图片:
A水污染:长江流域两岸严重污染的土地面积达70%,我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B大气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物排放到大气中,出现酸雨、大气增温、臭氧层受到破坏
C白色污染:塑料泡沫饭盒、方便袋、农用塑料薄膜等
D土地荒漠化:沙漠正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逼近北京
E森林操场减少:森林资源锐减,西部地区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9、5%
2、读后思考问题
①以上图片分别是反映的哪一方面的污染?
②从上面图片看地球患病的名称应为什么?
③这种病还有哪些方面?
④请就某一个方面谈谈地球发病的原因和症状(如,大气污染。原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粉尘等;症状:空气污浊,有时有刺激性气味;温室效应加剧地球变暖;出现酸雨等)
3、组织学生探讨并展示交流。
过渡:
从以上的图片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问题相当严重,面临着的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活动二:说说危害
1、投影材料
材料一: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二:去年东莞降水pH年均值为5.11,比上年上升0.008个pH单位(酸度减轻),但酸雨频率达到52.2%,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东莞去年每下十场雨,其中就有五场是酸雨。二氧化氮方面,去年东莞的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0.007毫克/立方米。这一数据近年来多次出现上升。
材料三: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材料四:
 
材料五:教材P129
2、探究问题:
①如果这种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对地球和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人类键康,威胁生态平衡,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②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3、组织学生探究、讨论、交流
(适当、适时对学生进行提示、点拨,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
4、过渡:
既然我国的环境问题如此的严重,给经济社会造成的如此大的损失,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形成了环境问题?
活动三:探究病因
1、探究: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2、归纳: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缺乏环保意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法治不健全等
3、过渡:找出了病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那么我们面对这么严峻的环境形势,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的策略呢?
活动四:
1、拟定预防和治疗方案
活动方式和步骤:
①个人独立诊断。
②小组集体会诊(由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诊断结果,其他同学提出异议或补充,再经小组讨论)。
③组长公布会诊结果。
④专家点评(同学或老师)。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和引导。)
2、指名一个小组在班级交流
3、小结: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而人类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不正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问题,不仅国家经济将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难以提高,而且人类能否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关注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想方设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了。
二、依法保护环境
1、关注环境
①媒体投影:
a世界环境日宣传图片——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b中国环境标志图
c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规图片      
d《中国21世纪议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国策
①世界环境日的设立和上面的宣传图片分别说明了什么?
②中国环境标志图有何含义?如果让你设计这一标志,说说你的设计方案。
③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手段和措施?
3、组织学生在班级交流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手段和措施这个问题老师要做必要的补充,并强调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保护环境)
4、小结过渡;
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即使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也难以恢复,这会使我们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因此,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国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编制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法规,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并在国家建设中造就了许多像青藏铁路一样的环保工程,真正把环境保护落到了实处。
针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五:探寻科学发展之路
1、投影材料
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了“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的目标。
材料二:2005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并要求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2、探究问题
①上述丙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含义与要求分别是什么?
②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至少提出三点)
③青少年应怎样为实施这一战略作贡献?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31第二段
4、课堂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5、小结过渡: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其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落实人口、资源、环境国策,追求可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也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每个地区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四、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六:践行环保理念
1、阅读废旧电池的污染资料教材P130
2、算一算,做一做
①算一算自己一年中大约使用多少电池,如果把它们扔到田地或水里,会造成怎样的污
②说一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
③写一份环保宣言或设计自己的环保行动。
课堂小结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都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创造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吧!
布置作业
课后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做一调查(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分析成因以及所采取的对策。作业完成后,可提交到校长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横山桥镇五一村    邮编:213119   联系方式:0519-88612706(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